發棠之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發:發放;棠:齊國地名,積谷之處;請:請求。原指孟軻勸請齊王發放棠邑糧食賑濟饑民。后指請示賑濟。
出處《孟子·盡心下》:“齊饑,陳瑧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棠。’”
例子地震災后,人們都在盼望發棠之請
基礎信息
拼音fā táng zhī qǐng
注音ㄈㄚ ㄊㄤˊ ㄓ ㄑ一ㄥˇ
繁體發棠之請
感情發棠之請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指請示賑濟。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青天霹靂(意思解釋)
- 謹小慎微(意思解釋)
- 貧賤不移(意思解釋)
- 驕生慣養(意思解釋)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綽有余裕(意思解釋)
- 楊柳依依(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直搗黃龍(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發棠之請的意思解釋、發棠之請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
十萬火急 |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
離世遁上 |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揮霍無度 |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揮霍;亦作“揮攉”。搖手稱揮;反手稱攉。引申為任意花錢。度:限度。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豁然開朗 |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