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的成語故事

拼音bù zhì kě fǒu
基本解釋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出處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無所可否?!?/p>
暫未找到成語不置可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置可否)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拉幫結(jié)伙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君子之交》:“看著同學(xué)三三兩兩地閑聊天,拉幫結(jié)伙地搞活動,就好像一支行進(jìn)中的浩蕩隊(duì)伍單把我拋撇在外頭。” |
月明千里 |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td>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gè)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td>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td>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td> |
視微知著 |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yīng)當(dāng)簡明扼要?!?/td> |
慌里慌張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因?yàn)椴埦褪悄敲磦€(gè)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這個(gè)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td>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
以弱制強(qiáng)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qiáng),以柔制剛?!?/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