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自若的成語故事

拼音tán xiào zì ruò
基本解釋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自若:跟平常一樣。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談笑自若的典故
三國時,東吳的名將甘寧,因有戰(zhàn)功,被任命為西陵太守、折沖將軍。
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失敗后,孫權和劉備的聯(lián)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擊敗了吳軍的先頭部隊。吳軍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塊雌雄。甘寧上前勸阻,認為南郡與夷陵互為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后再進攻南郡。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甘寧率軍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zhàn)。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當時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云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筑高樓,然后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發(fā),射死射傷不少吳兵。將士們都恐懼起來,唯獨甘寧跟平時一樣,談話笑容非常自然。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shù)萬枝箭,選派優(yōu)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于甘寧率軍沉著頑強的固守,曹軍無法攻破城池。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談笑自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奇花異草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nèi),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
安內(nèi)攘外 |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nèi)攘外之能。” |
難言之隱 | 清 錢謙益《跋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 |
自怨自艾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 |
溝滿壕平 |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溝滿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氣逼人,滴水成冰。” |
一擁而上 | 錢鐘書《圍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車,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不要畏縮,第一輛新車來了,大家一擁而上。”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jīng)略指授,算無遺策。” |
秣馬厲兵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
天昏地暗 |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
不翼而飛 | 戰(zhàn)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