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莫如深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ì mò rú shēn
基本解釋諱:瞞著不說;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隱瞞不言。后比喻隱瞞得非常嚴;唯恐別人知道。
出處《穀梁傳 莊公三十二年》:“何也?諱莫如深,深則隱。茍有所見,莫如深也。”
諱莫如深的典故
春秋時期魯莊公喜歡妃子孟任,想讓孟的兒子般繼承王位,叔牙想讓慶父為王,莊公不同意。季友殺死叔牙讓般當國君。慶父殺死般,讓開當王,一年后殺死魯公自己為王。孔子沒有將這段歷史寫進《春秋》,人說他是“諱莫如深”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諱莫如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見風是雨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他們做都老爺的,聽見風就是雨,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前腳后腳 | |
衣錦還鄉 | 《南史 劉之遴傳》:“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 |
三三兩兩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清商曲辭四 嬌女詩》:“行不獨自去,三三兩兩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