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榻豈容鼾睡的成語故事

拼音wò tà qǐ róng hān shuì
基本解釋不能讓別人在自己的床鋪旁邊呼呼大睡。比喻不能讓別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臥榻豈容鼾睡!’”
臥榻豈容鼾睡的典故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先后攻滅了荊南、湖南、后蜀等國。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見。李煜擔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當地說:“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臥榻豈容鼾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褒善貶惡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直搗黃龍 | 元 脫脫等《宋史 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今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主明臣直 | 明·張居正《帝鑒圖說》上篇:“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
不治之癥 | 魯迅《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癥,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
十惡不赦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
風急浪高 | 《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涌,風急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