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氣凌人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基本解釋凌:欺壓。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出處清 曾國藩《求闕齋語》:“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盛氣凌我。”
盛氣凌人的典故
戰國時趙太后輔佐年幼的趙孝成王執政,秦國趁機進攻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要求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趙太后不肯。大臣觸龍求見,趙太后裝出一幅盛氣凌人的樣子,觸龍入情入理的開導終于使趙太后同意齊國要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盛氣凌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綽有余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
和風細雨 | 南朝 陳 張正見《陪衡陽游耆阇詩》:“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
取而代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撈一把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五章:“他就想再撈一把,可是越撈越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