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淳反樸的成語故事

拼音hái chún fǎn pǔ
基本解釋同“還淳反樸”。
出處《梁書·明山賓傳》:“處士阮孝緒聞之,嘆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還淳反樸的典故
南朝時期,梁代的明山賓忠厚篤實,家里十分貧寒,外出乘坐牛車。為了生存,他把唯一的一頭牛賣掉,收錢后對買主說:“這牛經常漏蹄,已經治好,恐怕以后會掉毛,只好如實相告。”買主立即要求退貨還錢。處士阮孝緒感嘆他的還淳反樸本性。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還淳反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國中之國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國中之國’,中國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舉行愛國運動,無不恨恨不已。”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堅強不屈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
敬業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 |
夢幻泡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高屋建瓴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余波未平 | |
存而不議 | 唐·獨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