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籬下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 rén lí xià
基本解釋寄:依靠;籬:籬笆。依附在別人的籬笆下。原形容詩文創作因襲他人而無獨創。現指依附別人生活;不能自立。
出處《南齊書 張融傳》:“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
寄人籬下的典故
在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有個名叫張融的讀書人,是長史張暢的兒子、郎中張緯的孫子。他生性怪僻,舉止奇特。張融雖然身材矮小,面貌丑陋,但走路的時候卻喜歡昂首挺胸,旁若無人,而且他反應機敏,對別人的提問常常對答如流。
南齊太祖蕭道成在沒有做皇帝的時候,就很欣賞張融的才學和品格。張融能言善辯,講話幽默。有一次張融請假回鄉,蕭道成問他家住在哪里。張融回答說:“我住在陸地上但不是房屋里,住在船上但不是水上。”蕭道成不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就問張融的親戚張緒。張緒告訴皇上說:“張融家住在東山附近,沒有固定的住處。暫且將一只小船牽上岸邊,全家人住在里面。”蕭道成聽了哈哈大笑。還有一次,蕭道成曾當面答應授任張融為司徒長史,然而卻很長時間沒有正式下詔書。一天,張融騎著一匹瘦得可憐的馬上下朝。蕭道成看見了就問他:“你的這匹馬怎么這么瘦啊?你每天給它多少飼料?”張融回答說:“我答應喂它一石粟,可是我并沒有真的喂給它啊!”蕭道成明白了張融的意思,隨即正式下詔授任張融為司徒長史。
有一次,蕭道成與張融探討書法。蕭道成說:“你的書法已經頗有骨力,但還缺少二王的法度。”張融回答說:“陛下不應該說我缺少二王的法度,應說二王缺少我的法度。”在寫文章方面,張融也主張要有獨創性,要有自己的風格。他在《門律自序》中寫道:“作為男子漢大丈夫,寫文章應當像孔子刪編《詩》、《書》,制定《禮》、《樂》那樣,發揚自己的創造性,為什么要模仿別人,像鳥雀那樣寄居在人家的籬笆下面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寄人籬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歸心如箭 | 清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 承長兄厚愛,本當領教,只是歸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
犬馬戀主 | 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踴躍之懷,瞻望反側,不勝犬馬戀主之情。”南朝·宋·鮑照《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詩:“狐涂懷窟志,犬馬戀主情。” |
憂喜交集 | |
想望豐采 | 《明史·馮琦傳》:“數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
明知故問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
頭面人物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 |
直搗黃龍 | 元 脫脫等《宋史 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今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
離弦走板 | 浩然《艷陽天》第12章:“您哪,也當過解放軍呀,花一點,也不能算是離弦走板。”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乳臭未干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并且乳臭未干,誰人來稽查得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