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之誓的成語故事

拼音bǎi zhōu zhī shì
基本解釋誓:盟約,諾言。指婦女喪夫后守節(jié)不嫁
出處《詩經(jīng) 鄘風(fēng)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衛(wèi)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p>
春秋時期,衛(wèi)世子共伯夫婦感情十分恩愛,曾經(jīng)山盟海誓他們的愛情至死不變。后來共伯去世,其父母想要他妻子共姜改嫁。共姜堅決不答應(yīng),就做一首詩《柏舟》來證明他們的愛情,讓其父母打消這個念頭。
柏舟之誓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柏舟之誓)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寸進尺退 |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進寸而退尺?!?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寸進尺退,卒無所成?!?/td> |
燈蛾撲火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娘!正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 |
學(xué)以致用 | 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jié)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xué),學(xué)以致用,并且勤學(xué)苦學(xué)。”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td> |
臨危受命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td>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td> |
愛才如渴 |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td>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