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不暇暖的成語故事

拼音xí bù xiá nuǎn
基本解釋暇:空閑。連坐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席不暇暖的典故
東漢樂安太守陳蕃克盡職守、政績卓著,很受青州刺史李膺賞識,但與朝中大臣意見不合,又被貶為豫章太守。豫章有位賢才徐樨很讓陳蕃仰慕,他去豫章家還沒有安頓好就去拜訪徐樨。他表示要學周武王當年席不暇暖一樣去求賢人的幫助。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席不暇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卑諂足恭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宗世家》:“彭祖為人巧佞、卑諂足恭而心刻深。” |
隔靴搔癢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微諷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當仁不讓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朱熹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
窮家富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3回:“再者銀子雖多,賢弟只管拿去。俗語說得好:‘窮家富路。’”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膽如斗大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慌里慌張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因為伯龍就是那么個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