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喪志的成語故事

拼音wán wù sàng zhì
基本解釋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出處《尚書 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p>
春秋時,衛懿(yì)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癡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
玩物喪志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玩物喪志)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堅強不屈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td>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
普天同慶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td> |
正身明法 |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身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td>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td> |
叫化子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td> |
百戰百勝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td> |
雄心壯志 |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td> |
經緯天地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順,擇善而從曰比,經緯天地曰文。” |
一鼻子灰 | 《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