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福由己的成語故事

拼音wēi fú yóu jǐ
基本解釋威福:指賞罰。任賞任罰,自己一人說了算。比喻大權在握,獨斷專行。
出處《新唐書·劉煒之傳》:“太后威福由己,而帝營救,速吾禍也?!?/p>
唐朝時期,大臣劉煒之因看不慣武則天的專權,一心想幫助唐睿宗。一次被武則天定罪入獄。唐睿宗據理力爭,為其開脫。劉煒之說:“太后威福由己,獨斷專行,皇帝去營救,就是火上加油,我死定了的。”
威福由己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威福由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葉知秋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殺人不眨眼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1卷:“汝不聞殺人不眨眼將軍乎?” |
斗雞走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袁盎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斗雞走狗?!?/td>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td> |
起兵動眾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
刑期無刑 |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作回憶錄 關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td>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殺雞取卵 |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