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穿鼻的成語故事

拼音tīng rén chuān bí
基本解釋聽:任憑;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聽憑別人擺布。
出處《南史 張弘策傳》:“徐孝嗣才非柱石,聽人穿鼻。”
聽人穿鼻的典故
公元493年,南朝齊武帝死后,蕭昭業繼位,吏部尚書徐孝嗣輔佐執政。西昌侯蕭鸞密謀要篡位,就密告徐孝嗣。徐孝嗣沒有反對,兩人聯合勒死蕭昭業,篡位成功。張弘策評論徐孝嗣像在鼻子穿上繩的牛一樣,聽人牽引。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聽人穿鼻)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初出茅廬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干干脆脆 | 曹禺《雷雨》序:“魯大海自然要個硬性的人來演,口齒舉動不要拖泥帶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想望豐采 | 《明史·馮琦傳》:“數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
荒淫無恥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存而不議 | 唐·獨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
意氣風發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
風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