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戰心寒的成語故事

拼音dǎn zhàn xīn hán
基本解釋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12回:“諸將見李逵等殺了這一陣,眾人都膽戰心寒,不敢出戰。”
暫未找到成語膽戰心寒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膽戰心寒)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壯氣吞牛 | 明 孫梅錫《琴心記》第二十出:“男兒漢壯氣吞牛,丈夫志豈困荒丘?” |
床上安床 | 南朝 陳 姚最《續畫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煩草。若比方諸父,則床上安床。”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白費心機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斷斷續續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4回:“只見水面上或一朵,或兩瓣,斷斷續續,皆有桃花。”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平淡無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
源源不斷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