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跳如雷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o tiào rú léi
基本解釋暴:急躁;發怒。蹦跳發怒;好像打雷一樣猛烈。
出處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p>
劉蘭芝嫁給焦仲卿為妻,她在焦家任勞任怨,可刁怪的婆婆容不下她,硬要休她回家。焦仲卿只好與她約定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彼此從一而終。劉蘭芝回家后,性情暴如雷的長兄逼她再嫁。她只有投水自盡,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縊身亡。
暴跳如雷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暴跳如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揚湯止沸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董卓傳》:“卓未至,進敗”裴松之注引《典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 |
邇安遠至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td>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
畏縮不前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時謂拽動陣腳?!?/td> |
吸血鬼 | |
不驕不躁 | 毛澤東《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和團結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 |
鷗鳥不下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黃帝》:“海上之人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