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湯的成語故事

拼音gù ruò jīn tāng
基本解釋金:指金城;金屬鑄造的城墻;湯:指湯池開水一樣滾燙的護城河。堅固得像金城、湯池一樣。形容陣地或所守衛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固若金湯的典故
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派武臣進攻趙地。自武臣率兵往北攻打趙地以后,一路披荊斬棘,所到之處,豪杰紛紛響應,起義軍占領了趙國的大部分地區。武臣自己也被加封為武信君。這時,武臣率軍攻打到了范陽城,范陽令徐公也準備誓死保城,到處修建防御工事,準備抵抗到底。
當時,范陽城里有一個口才極好的辯士名叫蒯通,得知武臣已經兵臨城下了,就去拜見徐公。他張口就向徐公致哀,然后又向他道賀,弄得徐公莫名其妙,連忙問他這樣做的緣故。
蒯通說:“大人當范陽令十多年來,殺戮搶奪,逼得人民妻離子散,弄得百姓對你怨聲載道,只因先前有嚴厲的秦法在為你擋災阻禍,百姓才對你無可奈何。現在天下大亂,秦法不管用了,百姓還不把你剝皮剔骨以報昔日之仇?但大人若聽小人的話就不會死,而且還會富貴。”那范陽令一聽,就趕緊讓他給自己出主意。
蒯通就啟程去求見武臣。武臣此時正在招攬四方豪杰,非常愿意接見他。蒯通對武臣說:“您來到這里,肯定是要先戰勝范陽令然后才能占領范陽城,這未免太費事了。我現在有一個計策,可不費一兵一卒就讓您得到范陽城,而且只要一紙檄文,就能讓您得到幾千里土地。不知您是否想聽?”武臣一聽就急忙問道:“有如此妙計,怎么會不想聽呢?”蒯通說:“范陽令聽說您要去攻城,正在整頓兵馬,守城力保,但他是個非常怕死、貪戀官位的人。他之所以到現在還一直不肯歸降,實在是因為您先前打下十個城縣后,把守城的官吏都給殺掉了。他覺得投降是死,守城也是死,而且范陽城固若金湯,料您一時也難強攻下來。退一步想,就算范陽的人民恨死了范陽令,起義殺死他,也未免會愿意投靠武信君您,說不定會拼死守城不降的。為您設想,最好的辦法就是赦免范陽令,給他一個侯印,他喜得富貴,自然會愿意開城投降,而范陽城的人民也不敢隨便殺他,這范陽城您不就唾手可得了?您還可以用豪華的車輛去接范陽令,讓他乘坐此車到附近的守城去巡游一番。附近城縣的官員就知道投降大人后不但不會被殺頭,還有榮華富貴可以享受,那他們一定會很快向您投降。這樣,您不需花費任何力氣就可以得到天下,不用戰爭就使四方臣服。這就是我所說的用一紙檄文可定天下的妙計!”
武臣聽完蒯通的計策后,覺得很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計策行事。果然在范陽令投降后不久,附近幾百里的守城官吏也都紛紛向武臣投降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固若金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救世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鉆進了駕駛樓,像救世主一樣微笑著向他招招手,就坐著汽車跑得一溜煙不見了蹤影。” |
不敢茍同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一章:“兄臺這般說話在下可不敢茍同,紅花會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
冰解的破 | 清 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序》:“惟校讎之學,我朝獨為卓絕,干嘉間巨儒輩出,講求音聲故訓,校勘疑誤,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
超俗絕世 |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余暇游手于斯。” |
眾喣山動 |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列風淫雨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
肝膽過人 |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