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鏡重圓的成語故事

拼音pò jìng chóng yuán
基本解釋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團聚或決裂后重新和好。
出處宋 李致遠《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
破鏡重圓的典故
南朝末年,隋文帝楊堅滅掉了周圍的南陳北齊,建立隋朝。其中陳國將亡之際,陳國的駙馬徐德言和他的妻子樂昌公主看到了天下統一是大勢所趨,自己的身份又是隋朝消滅的重點對象,預料到夫妻必然分離,就將一面銅鏡一劈兩半,二人各執一半以作日后重逢之信物,并約定每年正月十五到街市去賣鏡以為聯系手段。陳后主由于“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昏庸無能終于亡了國,徐德言流落江湖,而樂昌公主則被俘虜,隋文帝楊堅把她賜給滅陳的功臣楊素作為奴婢。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后余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顛沛流離,趕到長安大街,果然看見有人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兩半銅鏡符合為一,并且打探到妻子的下落。兩人暗中聯系。后來這件事情被楊素知道,這個人并不是像評書《隋唐演義》中說的那樣是個色鬼,而是一個篤禮重義的人物,他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破鏡重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手舞足蹈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td> |
鬼怕惡人 |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
超俗絕世 |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余暇游手于斯?!?/td>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td>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鬼爛神焦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貧賤不能移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td>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td> |
語短情長 | 袁鷹《悲歡·深深的懷念》:“‘人民,真是太偉大了!’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士的心意的?!?/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