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過自新的成語故事

拼音huǐ guò zì xīn
基本解釋悔:悔恨;過:過失;錯誤;自新:使自己成為新人。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出處《新唐書 馮元常傳》:“元常喻以恩信,約悔過自新,賊相率脫甲而縛。”
悔過自新的典故
西漢名醫淳于意一次犯法,官府把他押往長安,等待行剕刑和劓刑。他的女兒緹縈不忍父親受極刑,給漢文帝上書,說:“一個犯罪的人也想改過自新……”漢文帝深受感動,就赦免了他的父親,同時廢除了宮剕、劓、耶、大辟等酷刑。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悔過自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非同小可 | 元 關漢卿《魔合羅》第三折:“人命事關天關地,非同小可!” |
紙老虎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
懸而未決 |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已將一切問題決定,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懸而未決。”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野心勃勃 | 清 陳天華《獅子吼》:“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
魚死網破 | 《杜鵑山》第五場:“他就是張網捕魚,我也拼他個魚死網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