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延

詞語(yǔ)解釋
遷延[ qiān yán ]
⒈ ?延后耽擱,延期。
例遷延時(shí)日。
英delay;
引證解釋
⒈ ?退卻,后退。 《左傳·襄公十四年》:“夏,諸侯之大夫從 晉侯 伐 秦 …… 伯游 曰:‘吾令實(shí)過(guò),悔之何及,多遺 秦 禽。’乃命大還。
引晉 人謂之遷延之役。”
杜預(yù) 注:“遷延,卻退。”
《西京雜記》卷五:“敞 遷延負(fù)墻,俛揖而退。”
宋 王禹偁 《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梁文》:“露封章而三進(jìn),對(duì)旒冕以遷延。”
清 錢(qián)謙益 《劉濡恩授承德郎敕》:“無(wú)使泛舟之師,終為遷延之役。”
⒉ ?徘徊;停留不前貌。
引《戰(zhàn)國(guó)策·楚策四》:“白汗交流,中坂遷延,負(fù)轅不能上。”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有女獨(dú)處,婉然在牀,奇葩逸麗,淑質(zhì)艷光,覩臣遷延,微笑而言。”
宋 沉遼 《任社娘傳》:“使者時(shí)行屏間, 社 故為遺其犬者,竊出捕之,悚懼,遷延戶傍。”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二:“茍官兵長(zhǎng)驅(qū),則 澧州、常德、湘陰 迎刃立解……而諸軍遷延不進(jìn),又不力扼 虎渡口,致 松滋 上游賊舟救至。”
⒊ ?拖延。多指時(shí)間上的耽誤。
引唐 李商隱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臨門(mén)送節(jié)制,以錫通天班。破者以族滅,存者尚遷延。”
《三國(guó)演義》第一一七回:“如遷延日久, 姜維 兵到,我軍危矣。”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你是有田的,還是遷延著不付,怪不得別人的賬,今年是這樣的難收!”
⒋ ?倘佯;自由自在、毫無(wú)拘束的樣子。
引《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明堂之制,有蓋而無(wú)四方,風(fēng)雨不能襲,寒暑不能傷,遷延而入之,養(yǎng)民以公。”
高誘 注:“遷延,猶倘佯也。”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shī):“弱腕纖腰,遷延妙舞。”
姚錫鈞 《病中作》詩(shī):“初花點(diǎn)綴渾成世,一笑遷延不記年。”
國(guó)語(yǔ)辭典
遷延[ qiān yán ]
⒈ ?形容徘徊不前。
引《漢書(shū)·卷八二·王商傳》:「商起,離席與言,單于仰視商貌,大畏之,遷延卻退。」
⒉ ?拖延。
引《晉書(shū)·卷五三·愍懷太子傳》:「不若遷延卻期,賈后必害太子,然后廢賈后,為太子報(bào)讎。」
《三國(guó)演義·第三〇回》:「若遷延日月,糧草不敷,事可憂矣。」
近拖延
⒊ ?恣意徜徉。
引《淮南子·主術(shù)》:「遷延而入之。」
分字解釋
※ "遷延"的意思解釋、遷延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yǔ)
- yán yuán延緣
- dòng qiān動(dòng)遷
- yán jí延及
- yán nián延年
- yán nián huǒ延年火
- yán xù延續(xù)
- yán píng jīn延平津
- yán nián zhàng延年杖
- dōng qiān東遷
- yán cháng延長(zhǎng)
- shè huì biàn qiān社會(huì)變遷
- yán qī延期
- ān tǔ zhòng qiān安土重遷
- tuō yán拖延
- yán yán zhī顏延之
- yán yuǎn延遠(yuǎn)
- qiān gé遷革
- qiān jiù遷就
- yán qìng延慶
- qiān gé遷格
- cháo qiān shì biàn朝遷市變
- tè qiān特遷
- zhòu yán呪延
- qiān jì遷寂
- cháng yán長(zhǎng)延
- shēng qiān升遷
- chū gǔ qiān qiáo出谷遷喬
- zhòu qiān驟遷
- hū yán呼延
- jī yán積延
- yán jǐng延頸
- qiū qiān秋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