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fā)號施令,指手畫腳。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回心轉(zhuǎn)意 |
回、轉(zhuǎn):掉轉(zhuǎn)、扭轉(zhuǎn);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tài)度。 |
敏而好學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jīng)過。一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diào)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zhàn)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zhàn)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草滿囹圄 |
監(jiān)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yè)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驚心悼膽 |
悼:戰(zhàn)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翼翼飛鸞 |
指飛翔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