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yǔ) |
解釋 |
出處 |
右翦左屠 | 謂殲滅凈盡。 | |
翦草除根 | 翦:“剪”的異體字;割斷;翦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后患。也作“剪草除根”。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討惡翦暴 | 征討和剪除兇惡殘暴的勢(shì)力。 | 晉·陳壽《三國(guó)志·吳志·吳主傳》:“夫討惡翦暴必聲其罪,宜先分裂,奪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歸。” |
文身翦發(fā) | 見(jiàn)“文身斷發(fā)”。 | |
鏤脂翦楮 | 雕刻油脂,剪裁楮葉。喻徒勞無(wú)益。 | 清·何紹基《使黔草》自序:“其人之元成,浮務(wù)文藻,鏤脂翦楮,何益之有?” |
茅茨不翦 | 茅茨:茅屋;翦:修飾。用茅草覆蓋屋頂,而且沒(méi)有修剪整齊。形容生活簡(jiǎn)陋儉樸。 | 戰(zhàn)國(guó)·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茅茨:茅屋;翦:修飾;采椽:櫪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蓋屋頂,屋頂?shù)拇右参醇涌诚鳌P稳萆詈?jiǎn)陋儉樸。 | 戰(zhàn)國(guó)·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