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xué)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窮鄉(xiāng)僻壤 |
指荒遠(yuǎn)偏僻的地方。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diào)動得心應(yīng)手。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yuǎn)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yuǎn)。 |
叫化子 |
乞丐。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供不應(yīng)求 |
供應(yīng)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yīng)。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guān)系。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yōu)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yōu)秀的人才。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zhàn)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zhàn)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穩(wěn)如泰山 |
穩(wěn):穩(wěn)固。穩(wěn)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wěn)固;不可動搖。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zhàn)爭,施行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