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趙尚書
挽趙尚書。明代。楊士奇。 五朝遺老今無幾,卓犖高才不可羈。欽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縉云司。中臺優秩升圻父,三禮清心慕伯夷。屢挾地仙窮眺覽,更攜田畯看耘耔。甘從白首辭官去,曾以丹衷結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藥畦花徑足棲遲。過從每憶頻開醞,朝退兼懷共論詩。一別三年遂終古,無由持紼送靈輀。
[明代]:楊士奇
五朝遺老今無幾,卓犖高才不可羈。欽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縉云司。
中臺優秩升圻父,三禮清心慕伯夷。屢挾地仙窮眺覽,更攜田畯看耘耔。
甘從白首辭官去,曾以丹衷結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藥畦花徑足棲遲。
過從每憶頻開醞,朝退兼懷共論詩。一別三年遂終古,無由持紼送靈輀。
五朝遺老今無幾,卓犖高才不可羈。欽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縉雲司。
中臺優秩升圻父,三禮清心慕伯夷。屢挾地仙窮眺覽,更攜田畯看耘耔。
甘從白首辭官去,曾以丹衷結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藥畦花徑足棲遲。
過從每憶頻開醞,朝退兼懷共論詩。一別三年遂終古,無由持紼送靈輀。
唐代·楊士奇的簡介
楊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余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后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
? 楊士奇的詩(1307篇) 〕
宋代:
羅公升
自緣舉世棄君平,寧為莼鱸憶季鷹。
不識將軍何用揖,元非進士底須稱。
自緣舉世棄君平,甯為莼鱸憶季鷹。
不識將軍何用揖,元非進士底須稱。
宋代:
陶夢桂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
晚境喜無干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
晚境喜無幹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
宋代:
文天祥
予自皋亭山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予自臯亭山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明代:
王立道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宋代:
趙蕃
徐家筆力見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黃。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輸滕閣擅三王。
徐家筆力見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黃。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輸滕閣擅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