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詩,寄正字十二兄
秋涼詩,寄正字十二兄。唐代。李賀。 閉門感秋風,幽姿任契闊。大野生素空,天地曠肅殺。露光泣殘蕙,蟲響連夜發。房寒寸輝薄,迎風絳紗折。披書古蕓馥,恨唱華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變涼節。弟兄誰念慮,箋翰既通達。青袍度白馬,草簡奏東闕。夢中相聚笑,覺見半床月。長思劇尋環,亂憂抵覃葛。
[唐代]:李賀
閉門感秋風,幽姿任契闊。大野生素空,天地曠肅殺。
露光泣殘蕙,蟲響連夜發。房寒寸輝薄,迎風絳紗折。
披書古蕓馥,恨唱華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變涼節。
弟兄誰念慮,箋翰既通達。青袍度白馬,草簡奏東闕。
夢中相聚笑,覺見半床月。長思劇尋環,亂憂抵覃葛。
閉門感秋風,幽姿任契闊。大野生素空,天地曠肅殺。
露光泣殘蕙,蟲響連夜發。房寒寸輝薄,迎風絳紗折。
披書古蕓馥,恨唱華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變涼節。
弟兄誰念慮,箋翰既通達。青袍度白馬,草簡奏東闕。
夢中相聚笑,覺見半床月。長思劇尋環,亂憂抵覃葛。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
唐代:
劉長卿
龍驤校獵邵陵東,野火初燒楚澤空。師事黃公千戰后,身騎白馬萬人中。
笳隨晚吹吟邊草,箭沒寒云落塞鴻。三十擁旄誰不羨,周郎少小立奇功。
龍驤校獵邵陵東,野火初燒楚澤空。師事黃公千戰後,身騎白馬萬人中。
笳隨晚吹吟邊草,箭沒寒雲落塞鴻。三十擁旄誰不羨,周郎少小立奇功。
宋代:
趙蕃
漠漠煙村四五家,水清霜落路平沙。
我來欲問梅消息,地冷年年未放花。
漠漠煙村四五家,水清霜落路平沙。
我來欲問梅消息,地冷年年未放花。
唐代:
李逢吉
解韨辭丹禁,揚旌去赤墀。自驚非素望,何力及清時。
又據三公席,多慚四老祠。峴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
解韨辭丹禁,揚旌去赤墀。自驚非素望,何力及清時。
又據三公席,多慚四老祠。峴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
宋代:
趙湘
白蘋溪湛五亭寒,物象全宜謝守閒。
秋盡棋聲過竹寺,雨余詩思落茶山。
白蘋溪湛五亭寒,物象全宜謝守閒。
秋盡棋聲過竹寺,雨餘詩思落茶山。
宋代:
曹勛
雪后山齋鶴睡殘,登臨等得蘚泥乾。
毋多酌酒亦成醉,盡足看梅不道寒。
雪後山齋鶴睡殘,登臨等得蘚泥乾。
毋多酌酒亦成醉,盡足看梅不道寒。
明代:
張以寧
獨尋清涼寺,還望翠微亭。客散竹間月,僧閑松下經。
江聲回近浦,野色到虛庭。白發山中叟,為予詩眼青。
獨尋清涼寺,還望翠微亭。客散竹間月,僧閑松下經。
江聲回近浦,野色到虛庭。白發山中叟,為予詩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