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游·□火初晴
踏青游·□火初晴。宋代。蘇軾。 □火初晴,綠遍禁池芳草。斗錦繡、火城馳道。踏青游,拾翠惜,襪羅弓小。蓮步裊。腰支佩蘭輕妙。行過上林春好。今困天涯,何限舊情相惱。念搖落、玉京寒早。任劉郎、目斷蓬山難到。仙夢杳。良宵又過了。樓臺萬家清曉。
[宋代]:蘇軾
□火初晴,綠遍禁池芳草。斗錦繡、火城馳道。踏青游,拾翠惜,襪羅弓小。蓮步裊。腰支佩蘭輕妙。行過上林春好。今困天涯,何限舊情相惱。念搖落、玉京寒早。任劉郎、目斷蓬山難到。仙夢杳。良宵又過了。樓臺萬家清曉。
□火初晴,綠遍禁池芳草。鬥錦繡、火城馳道。踏青遊,拾翠惜,襪羅弓小。蓮步裊。腰支佩蘭輕妙。行過上林春好。今困天涯,何限舊情相惱。念搖落、玉京寒早。任劉郎、目斷蓬山難到。仙夢杳。良宵又過了。樓臺萬家清曉。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
孫承恩
綺席名園爛飲時,翠盤妙舞逞腰肢。東皇未布青陽律,過客先歌白雪詩。
綺席名園爛飲時,翠盤妙舞逞腰肢。東皇未布青陽律,過客先歌白雪詩。
清代:
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厥作佚g事,金焦同日游。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厥作佚g事,金焦同日遊。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明代:
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遊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
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