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太原贈高天益
過太原贈高天益。金朝。王遵古。 遼海渺千里,風塵今二毛。心能如筆正,官不稱才高。筦庫非君事,山林必我曹。相期老鄉國,拂石弄云璈。
[金朝]:王遵古
遼海渺千里,風塵今二毛。心能如筆正,官不稱才高。
筦庫非君事,山林必我曹。相期老鄉國,拂石弄云璈。
遼海渺千裡,風塵今二毛。心能如筆正,官不稱才高。
筦庫非君事,山林必我曹。相期老鄉國,拂石弄雲璈。
唐代·王遵古的簡介
遵古,字元仲,蓋州熊岳人。父政,金吾衛上將軍,三子遵仁、遵義,元仲其季也。元仲四子,庭玉字子溫,內鄉令,終于同知遼州軍州事。庭堅字子貞,有時名。庭筠字子端,庭掞字子文。
...〔
? 王遵古的詩(1篇) 〕
清代:
毛澄
地迥龍江瘴霧開,韝爐篝火萬山摧。鳀人路自朱?出,鹙子經隨白馬來。
誰遣狖夷供弩矢,已從驃國起樓臺。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費材。
地迥龍江瘴霧開,韝爐篝火萬山摧。鳀人路自朱?出,鹙子經隨白馬來。
誰遣狖夷供弩矢,已從驃國起樓臺。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隻費材。
宋代:
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淨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明代:
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鹹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