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宜春理徐茂吳
送前宜春理徐茂吳。明代。湯顯祖。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東來渡江水。微飚木葉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秋色連山客早悲,倍憶離鴻江月時。舊郡鈐陽醉煙柳,動道宜春春不宜。豫章城西江水滿,片雨疏花石蘭館。獻賦誰知錦組文,題書直道珠盈碗。一別蒼洲間白云,金臺暑路忽逢君。祗合飛冤填北海,那堪解慍出南薰。芳皋冪辭青敔,及子風流度江左。孤亭水樹別留人,別道煙霞須著我。我邊知我若逢君,卿處相卿自有人。無事南湖催送槳,扁舟小婦好隨身。莫嫌小婦恒隨從,茗碗香壚朝夕供。風雨離騷秋暮行,荃蘭墨妙連舟重。去去西湖簫鼓陳,香絲艷粉逐年新。不惜風流頻取醉,君來看見六朝人。
[明代]:湯顯祖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東來渡江水。
微飚木葉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
秋色連山客早悲,倍憶離鴻江月時。
舊郡鈐陽醉煙柳,動道宜春春不宜。
豫章城西江水滿,片雨疏花石蘭館。
獻賦誰知錦組文,題書直道珠盈碗。
一別蒼洲間白云,金臺暑路忽逢君。
祗合飛冤填北海,那堪解慍出南薰。
芳皋冪辭青敔,及子風流度江左。
孤亭水樹別留人,別道煙霞須著我。
我邊知我若逢君,卿處相卿自有人。
無事南湖催送槳,扁舟小婦好隨身。
莫嫌小婦恒隨從,茗碗香壚朝夕供。
風雨離騷秋暮行,荃蘭墨妙連舟重。
去去西湖簫鼓陳,香絲艷粉逐年新。
不惜風流頻取醉,君來看見六朝人。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東來渡江水。
微飚木葉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
秋色連山客早悲,倍憶離鴻江月時。
舊郡鈐陽醉煙柳,動道宜春春不宜。
豫章城西江水滿,片雨疏花石蘭館。
獻賦誰知錦組文,題書直道珠盈碗。
一別蒼洲間白雲,金臺暑路忽逢君。
祗合飛冤填北海,那堪解慍出南薰。
芳臯冪辭青敔,及子風流度江左。
孤亭水樹別留人,別道煙霞須著我。
我邊知我若逢君,卿處相卿自有人。
無事南湖催送槳,扁舟小婦好隨身。
莫嫌小婦恒隨從,茗碗香壚朝夕供。
風雨離騷秋暮行,荃蘭墨妙連舟重。
去去西湖簫鼓陳,香絲豔粉逐年新。
不惜風流頻取醉,君來看見六朝人。
唐代·湯顯祖的簡介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 湯顯祖的詩(131篇) 〕
:
倪岳
宗家燈火帝城西,閩海親勞客遠攜。五色云霞籠薄霧,兩輪日月貫晴霓。
魚龍照眼春猶蟄,燕雀迎人夜不棲。一笑相逢成四美,興來聊與醉分題。
宗家燈火帝城西,閩海親勞客遠攜。五色雲霞籠薄霧,兩輪日月貫晴霓。
魚龍照眼春猶蟄,燕雀迎人夜不棲。一笑相逢成四美,興來聊與醉分題。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元代:
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唐代:
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鬥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宋代:
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醜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