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十(一作劉十一)
送劉十(一作劉十一)。唐代。李頎。 三十不官亦不娶,時人焉識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經(jīng),櫪上空馀少游馬。往來嵩華與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西林獨鶴引閑步,南澗飛泉清角巾。前年上書不得意,歸臥東窗兀然醉。諸兄相繼掌青史,第五之名齊驃騎。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縱復(fù)橫。聞道謝安掩口笑,知君不免為蒼生。
[唐代]:李頎
三十不官亦不娶,時人焉識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經(jīng),
櫪上空馀少游馬。往來嵩華與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獨鶴引閑步,南澗飛泉清角巾。前年上書不得意,
歸臥東窗兀然醉。諸兄相繼掌青史,第五之名齊驃騎。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縱復(fù)橫。聞道謝安掩口笑,
知君不免為蒼生。
三十不官亦不娶,時人焉識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經(jīng),
櫪上空馀少遊馬。往來嵩華與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獨鶴引閑步,南澗飛泉清角巾。前年上書不得意,
歸臥東窗兀然醉。諸兄相繼掌青史,第五之名齊驃騎。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雲(yún)縱複橫。聞道謝安掩口笑,
知君不免為蒼生。
唐代·李頎的簡介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jìn)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fēng)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 李頎的詩(135篇) 〕
明代:
楊基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jié)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鬥亂,浴蠶時節(jié)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宋代:
孫覿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咝≈猩?,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宋代:
釋斯植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fēng)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fēng)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元代:
周伯琦
草芽未綠柳先黃,曲檻重門輦路長。冰雪初銷流禁禦,羊溝又見水湯湯。
草芽未綠柳先黃,曲檻重門輦路長。冰雪初銷流禁禦,羊溝又見水湯湯。
: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甯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宋代:
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復(fù)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複識,形容變盡鬢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