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九于客舍集
何九于客舍集。唐代。王昌齡。 客有住桂陽,亦如巢林鳥。罍觴且終宴,功業(yè)會未了。山月空霽時,江明高樓曉。門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此意投贈君,滄波風(fēng)裊裊。
[唐代]:王昌齡
客有住桂陽,亦如巢林鳥。
罍觴且終宴,功業(yè)會未了。
山月空霽時,江明高樓曉。
門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贈君,滄波風(fēng)裊裊。
客有住桂陽,亦如巢林鳥。
罍觴且終宴,功業(yè)會未了。
山月空霽時,江明高樓曉。
門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贈君,滄波風(fēng)裊裊。
譯文
何九又客住郴州郡城,就好像筑巢于林的候鳥。
收拾酒器宴席就將終結(jié),仕宦之途卻并沒有完了。
山前明月空中天光正映,江河朗明高樓高閣破曉。
門前停靠大大小小的船只,行營往所深入松竹池瑤。
惜別之意寄來贈送于你,江中波紋隨風(fēng)潦潦繞繞。
注釋
何九:名字里貫不詳,時亦客郴州。
客:指何九。
桂陽:唐之郴州,隋為桂陽郡,在今湖南郴縣。
巢林烏:喻何九之暫時犧止郴州。
罍(léi)觴(shāng):酒器。
且:將。
功業(yè)會未了:謂任宦之途還沒有結(jié)束。故下文有“門前泊舟楫”之語。
霽(jì):雨雪過后天氣放晴。
行次:行處。
此意:指惜別之意。
裊裊(niǎo):秋風(fēng)吹拂。
參考資料:
1、(唐)王昌齡著;李云逸注.王昌齡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09:69
2、楊志鎳編著.錦繡黔城:遠方出版社,2004.05:68
何九于客舍集創(chuàng)作背景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王昌齡被貶嶺南,途經(jīng)郴州,好友何九在客舍舉行宴會為之接風(fēng)送行,臨別時詩人作此詩相贈。
參考資料:
1、何忠朝主編.林邑雅韻:華文出版社,2010.12:21-22
唐代·王昌齡的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 王昌齡的詩(212篇) 〕
明代:
李舜臣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里目,湘竹四時情。試發(fā)郢中倡,應(yīng)希和者聲。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裡目,湘竹四時情。試發(fā)郢中倡,應(yīng)希和者聲。
唐代:
劉得仁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yīng)就碧峰開。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yīng)就碧峰開。
明代:
郭之奇
結(jié)繩時遠,眾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結(jié)繩時遠,衆(zhòng)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宋代:
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云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復(fù)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雲(yún)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複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清代:
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無才負(fù)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客裡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無才負(fù)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
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shù),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shù),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