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行春橋望月
風入松 行春橋望月。明代。文徵明。 夜涼斜倚赤闌橋,天遠碧煙消。酒醒忽見花間影,輕云散、月在林梢。野火青山隱隱,漁歌綠水迢迢。當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蘭橈。白頭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難招。夜靜單衫露冷,玉人何處吹簫。
[明代]:文徵明
夜涼斜倚赤闌橋,天遠碧煙消。酒醒忽見花間影,輕云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隱隱,漁歌綠水迢迢。
當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蘭橈。白頭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難招。
夜靜單衫露冷,玉人何處吹簫。
夜涼斜倚赤闌橋,天遠碧煙消。酒醒忽見花間影,輕雲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隱隱,漁歌綠水迢迢。
當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蘭橈。白頭重蹋行春路,同遊伴、半已難招。
夜靜單衫露冷,玉人何處吹簫。
唐代·文徵明的簡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 文徵明的詩(506篇) 〕
:
沈鍊
玉沉當自見,珠去有時還。劉曜乃何人,隱居管涔山。
童子持寶劍,再拜揚玉顏。致辭且敬獻,留佩聲潺潺。
玉沉當自見,珠去有時還。劉曜乃何人,隱居管涔山。
童子持寶劍,再拜揚玉顔。緻辭且敬獻,留佩聲潺潺。
:
歐大任
虬髯猿臂氣如虎,都人共識陳忠甫。吾鄉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絕衣冠譜。
少年握管善草書,近日工詩能樂府。胡騎天山敕勒歌,公孫劍器渾脫舞。
虬髯猿臂氣如虎,都人共識陳忠甫。吾鄉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絕衣冠譜。
少年握管善草書,近日工詩能樂府。胡騎天山敕勒歌,公孫劍器渾脫舞。
明代:
韓邦奇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
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
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明代:
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裡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明代:
薛始亨
南園文酒社,昭代幾人倡。爾雅推前輩,風流繼盛唐。
草深方躅泯,席冷古弦張。誰念沿洄者,睪然嘆汪洋。
南園文酒社,昭代幾人倡。爾雅推前輩,風流繼盛唐。
草深方躅泯,席冷古弦張。誰念沿洄者,睪然歎汪洋。